11月6日,校老年大学乡村振兴研究班赴湾沚区调研。区委副书记张涛、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峰、六郎镇党委书记许小兵、花桥镇党委副书记杜剑等领导热情接待,并全程或分别陪同进行调研。
六郎镇有着“水上慢城”美誉,在“网红村”小陶村,调研组一行深深地陶醉于水乡村落的独特韵味之中。在详细地了解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后,研究员们深入了解了该村是如何通过“大学小镇”的政校合作模式,引入文创、艺创、非遗传承等文旅新业态,使传统的江南村落焕发生机勃勃和源源不断的活力。
六郎镇“芜湖老字号”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是中国唯一产业化、体系化、集约化的非遗木榨技艺传承保护基地。研究员们兴致勃勃地听了胡娟娟经理关于油菜种植历史、古法制油及其营养价值等介绍,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油菜木榨博物馆、研学基地和古法榨油油坊,称赞六郎镇通过扶持传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具有示范价值。
橘景苑是六郎镇引进浙商打造的采摘网红打卡点和研学基地。区委副书记张涛、镇党委书记许小兵向调研组介绍了六郎镇利用地理优势,通过贴心服务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带动乡村振兴的情况。张涛介绍招商引资不仅要招得来,关键要留得住、发展好,才能使社会资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而带动一村,富裕一片,助力乡村振兴。
伍人农场是湾沚镇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农业企业,也是我校校企合作基地。研究员们了解了该企业红薯种植→产品深加工→品牌销售→研学的全产业链过程,认为乡村振兴的根基在农业,经济发展靠产业。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十佳农民”农民科学家杨良金是乡村振兴研究班的特邀研究员。在芜湖良金优质稻米农业合作社,刚刚获得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特别贡献奖“甲子奖”的杨劳模带着获奖喜悦,热情地和研究员们进行座谈,分享了他60年如一日,潜心培育油菜、水稻新品种所取得的成就,畅谈了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多年思考和几十年扎根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体会。杨劳模的大儿子杨鑫海秉承杨劳模对农业的家国情怀,毅然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利用他大学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农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并创办新型产业,取得了突出成绩。杨鑫海以“新农人”身份向研究员们介绍了自己对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坚定信念,以年轻人的敏锐与研究员们交谈了他对乡村振兴深入的思考与建议。
鳩兹湾艺创共富乡村景区是湾沚区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研究员们参观之后,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峰、花桥镇党委副书记杜剑等领导在会议室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交流。王峰局长全面地介绍了湾沚区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总体情况、突出成就与工作经验,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分享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体会与深度思考。
最后,乡村振兴研究班研究员刘人人代表调研组一行讲话。刘人人指出,湾沚区委领导、区农业农村局和相关镇领导对调研组热情接待并作了周到的安排,既彰显了各级领导对乡村振兴及其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老同志尊重与感情,更加坚定了我们研究班高质量完成芜湖市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的信心。他强调,调研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日程满满,看到的虽然是湾沚区一部分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与案例;但全面反映了整个湾沚区在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湾沚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与示范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透过这些成绩背后我们还看到了湾沚区各级领导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对我们各位研究员也是巨大的激励。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各县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前期资料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为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打好基础,争取早日总结好芜湖市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与“芜湖经验”,为老有所为谱写新的篇章。(图、文/葛天娟 审/赵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