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乡村振兴研究班开班仪式在文津校区行政楼1112会议室隆重举行。学校领导、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合作企业领导和研究班成员出席,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荣世雄主持。

芜湖市政协副主席、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老年大学校长刘育红首先致辞。她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提出,要“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我校老年大学积极响应,举办乡村振兴研究班,构建“老有所为”平台,目的是充分发挥老同志的工作经验优势,同时依托北京“三浙”发展平台、芜湖良金高效农业研究院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将围绕乡村振兴课题研究,打造“高校搭台、银发赋能、企业助力”的示范样板。刘育红对研究班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当好“智囊团”: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形成“问题清单-对策建议-试点推广”的帮扶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二要架好“资源桥”:依托北京“三浙”发展平台等多方资源,推动高校资源与企业发展、乡村振兴需求精准匹配,为乡村振兴等农业农村工作做好服务;三要树好“新标杆”:打造全国老年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品牌,形成“银发人才赋能、校企平台支撑、多方合作共赢”的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新模式。

研究班研究员金根木具体报告了办班方案。研究班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结合对芜湖市不同类型乡村的帮扶实践开展调研,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用三年时间完成课题研究,通过发表研究文章和出版专著,提炼总结乡村振兴的“芜湖经验”,为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芜湖样板。
红旗出版社北方中心主任、北京“三浙”发展平台执行主席项洪斌、北京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执行理事长高柳风代表合作企业表示,将整合平台智库资源,组建“老同志领衔+青年教师协助+企业资源支持”的专项团队,支持芜职老年大学乡村振兴研究班开展理论研究与帮扶实践。项洪斌强调:“平台将发挥在京浙商、浙智、浙资优势,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区域发展模式。”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剑莅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高度评价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举办乡村振兴研究班这一创新举措,全面介绍了近年来芜湖市农业农村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亮点,希望研究班发挥老同志的智慧与力量,以点带面,开展理论研究与帮扶实践,助力芜湖市乡村振兴,既要出成果,也要树典型。他表示,市农村农业局将全力支持研究班工作,共同探索可复制的“芜湖经验”。

最后,原芜湖市委副秘书长、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人人作乡村振兴专题学习报告。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考,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与《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进行了提纲挈领地解读,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研究员们认为,刘书记的报告“既有政策高度,又接基层地气”,对乡村振兴研究班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仪式上,刘育红、项洪斌还为研究员颁发了聘书和赠送研究书籍。(文、图/吴定丙 审/赵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