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简介
社会服务工作简介
发稿:夏莹 审核:荣世雄  发布日期:2017-04-11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办学职能之一,多年来,我校坚持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不断强化社会服务方面的办学职能,构建国家、省、市、县(区)级社会服务平台达三十多个,其中有:全国国际商务系列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国际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对日软件工程师培训基地、省公安厅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全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异地培训基地、芜湖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等,形成了社会培训专业较多、功能完善的社会培训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我校利用学校毗邻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位于市中心老校区等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在培训方面的优势,以培训芜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宗旨,以人才就业市场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培训为品牌,以长线培训项目和规模培训项目为重点,构建了以就业为中心的“培训+就业”模式。做到面向校内、服务于学生的培训工作与面向校外、服务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培训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自主培训与联合培训相结合;建立起适应培训市场要求的高效、灵活、规范的培训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各种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培训项目达10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级涵盖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国家职业资格全部等级。近年来,累计培训的全市退役士兵、驻芜部队现役士兵、城乡社区建设骨干、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拆迁从业人员、新型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园林园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等各类培训四万多人次,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达三千多万元。我校以良好的培训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较高的考试合格率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在芜湖市享有“培训一次,受益一生”的声誉,很多单位、企业都选择我校作为对其干部和员工进行培训的定点院校。我校先后圆满地完成了驻芜部队、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公安局、民政局、统计局、无为县、繁昌县、芜湖县、南陵县、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人民银行、交通银行、芜湖长航等许多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工作。其中为驻芜部队和芜湖市转退伍军人开展的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工作,被芜湖市有关部门作为“双拥”先进事迹上报,芜湖电视台、《芜湖日报》、芜湖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特别是在今年的芜湖市创建“双拥”模范城迎检工作中,我校开展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了全国检察考评小组的高度评价,成为芜湖市“双拥”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受到了市政府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多次表扬。由于我校在服务地方、开展社会培训方面的成绩突出,为芜湖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我校社会服务工作获得了多项荣誉,并多次得到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先后获得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7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名第十九位、“芜湖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安徽省再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芜湖市再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下一步,按照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我校将充分利用位于安徽“双核”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积极融入合芜蚌自助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实施“社会综合服务工程”,通过15个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有效对接,在行业人才教育与培训、参予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政府和企业决策咨询、充当科技创新“孵化器”以及区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 大力构建社会服务平台。 通过与区域政府、行业、企业的全面合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广泛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互利共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各类社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人才在社会服务上的主体优势,尤其是在行业人才的在职培训,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等领域发挥专业协作支持作用。

(二)积极申报社会服务资质。通过对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统筹配置,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设备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支撑,积极申报各类社会服务资质,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空间。

(三)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鼓励各院、所将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结合产学研用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立各类以学生为主体、由管理骨干和专业教师主导的专业社会服务组织,统筹管理,分级运作,增强我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立适应市场的社会服务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高效、灵活、规范的社会服务机制,扩大自主管理权限,采取灵活多样、适应市场要求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效益。

(五)扎实开展社会服务。以项目为抓手,依托各类社会服务资质和平台,扎实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在大、中型企业和产业集中区,设立“厂中校”,面向企业员工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技师培训、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继续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通过政校合作,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驻芜部队等单位,开展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社区建设管理骨干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各方面的社会培训服务;通过课题研究,开展第三方咨询和评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决策咨询,破解难题,发挥智囊作用;通过技术改革创新,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技术改进,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与转化,助推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社会综合服务工程”建设,我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技术改革创新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社区建设等社会服务方面,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推动作用,并成为皖南区域和皖江城市带重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改革创新研发基地。